每一个睿智的灵魂
【资料图】
作者:毒哥&玉成
来源:毒鸡汤(ID:Du-JiTang)
01
今天的话题从一个暴露年龄的童年回忆开始,不知在座的小伙伴有没有见过或者喝过一个名叫太子奶的饮料。
这玩意在我小时候还挺火,其实就是乳酸菌饮料,搁今天来看一点都不稀奇,还多少有点土,但在当年,那就是一个孩子能想象到的最奢侈洋气的存在。
如果按照正常的剧本走下去,不说屹立不倒吧,也总不至于混得太差。
但不知从何时开始,太子奶就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,别说年轻人毫无印象,就连三四十岁的“叔叔阿姨”们,要不是听我说这么一嘴,估计也想不起来还有这东西。
所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
翻看资料,才发现太子奶集团从2008年开始,就走向了断崖式的下坡路。
2007年,太子奶着急上市,和几大投行签了对赌协议,引进7000多万美元的投资,但到了2008年,冰灾、三聚氰胺事件、金融危机接连到来,太子奶集团的资金链断裂。
2008年年底,几大投行接管了太子奶集团的大部分股权,随后又将集团租赁给株洲市政府。
2009年1月,株洲市政府出资1亿元成立高科奶业,接管太子奶集团,集团的命运基本已经注定,虽然后来有几次挣扎,但整体上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。
这种商海浮沉的事情在这二十年里一点都不少见,但要是真的这么简单,也就没今天的文章什么事情了。
大家也没想到,就这样一条看起来半死不活了十几年的小鱼,居然能在今天掀起惊涛骇浪,当中的关键,就是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。
李途纯,典型的六零后,太子奶集团的创始人,虽然集团已经式微,但他本人凭藉多年打拼,在商界也留下过不少传说。
他本人在今日头条平台有一个认证账号,平时也就聊聊生意经,发文并不频繁。
但就在过去一周,他突然开启了狂暴输出模式,几乎每天一文,每篇文章都直指当年太子奶集团被株洲市政府接管的内幕,信息量之大令人咋舌。
李途纯本人的爆料内容太多且分散,下面我先做一个简单的整理,请大家扶好自己的下巴。
至于疑点,后面也会详细分析。
按照李途纯的说法,太子奶被接管的过程,完全就是有心人做的局,由境外势力和政府高层共同参与。
一切纷争起源于2008年,李途纯的说法是,2008年11月,当地政府官员带领便衣警员,用武力胁迫的方式,逼迫他和其他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三家境外投行。
当中复杂的商业交易过程不表,一年之后,相关官员又以相同的套路,逼迫他签订好几份不平等条约,放弃了上亿的租金和生产资金。
不久后,李途纯带领太子奶团队在北京成立仙山奶业公司,打算东山再起。
但还没过几个月,李途纯本人就被株洲公安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逮捕,又在15个月之后被宣布无罪释放,这就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太子奶事件。
李途纯认为自己这段无妄之灾,完全就是当地官员以权谋私的结果,目的是搞垮他这个创始人,以达到彻底侵吞太子奶集团的目的。
2012年,就在李途纯入狱后不久,北京三元和新华联收购了太子奶的全部股权,在外人看来,只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资本活动。
但如今李途纯抛出了证据,直指当年株洲市工商局非法越权,强行注销太子奶集团的资格证,再将股权低价转让,中饱私囊。
自从2013年,也就是李途纯被无罪释放后不久,他就一直致力于举报疑次涉案的当地官员,据他所说一共有五人,其中四人如今已经落马,名单如下:
最近一位落马的官员为原株洲市公安局副局长凌娅,这也是李途纯最集中火力爆料的对象,称其贪污巨款、涉黑、吸毒、非法监控。
桩桩件件,无不令人瞠目结舌,真的是连《狂飙》都不敢演的剧情。
而且和坊间捕风捉影的传言不同,这次的爆料既有当事人实名发文,又有看起来还挺靠谱的证据,再加上几名涉事官员违纪落马的事实,整体看上去可信度还挺高。
如果一切是真的,那就非常可怕了,一个三线城市里面的几个市级官员,就能搞垮太子奶这样一个曾经资产几十亿的大企业,这当中得涉及多少利益,输送链又得有多黑?
02
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,李途纯的爆料还有很多细节,这里无法一一列举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看。
个人觉得他的爆料有一定的真实性,甚至有可能真实性比较高。
因为爆料的内容本就涉及多名官员,而且直接无比,如果真的是无的放矢,按照如今的审查力度,肯定没过几个小时就被刷下去了,说不定还会因为造谣被封号(前天我曾试探性的转载了小部分,想看的戳这里:《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,讲陪女副局长去卡拉OK的经历,狂飙还是太保守了》)。
但事实就是内容不仅没有被封,还有上百万次的阅读转发量,每篇劲爆内容下面都有几十乃至几百条的评论。说明平台至少是默许了内容的传播,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。
但再怎么说,目前也只是李途纯的一面之词,不能尽信,而且在细节上不难看出,他的爆料有比较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。
比如他多次以阴谋论的角度来叙述当年集团被重组的过程,感觉太子奶被收购,完全就是有心人嫉妒、谋害的结果。
最夸张的就是最新的这篇置顶文章,连境外势力都出来了,说西方间谍组织因为“害怕太子奶产品质量与高科技成分”,不惜动用安排在政府内部的力量,把企业搞垮。
乳业领域的一个分支品牌,有这么大影响力吗?我也不好说,但境外势力的确有,是正规的投行,而且都是李途纯本人自己招来的。
2006-2007年,李途纯为了让太子奶尽快上市,和三大投行签署了对赌协议,这一冒进举动是后来种种纷争的根本原因,“对赌门”也成为了近年商界的经典反面案例。
我们总不能说李途纯想要让太子奶上市的想法,也是境外势力灌输给他的吧?
而且纵观太子奶早年的发家史,不难发现李途纯是个争议性很大的人,当年为了挖人才,不惜使离间计造谣,在公司还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敢上央视投“标王”。
这种人好听一点就是敢想敢拼,难听一点就是典型的赌徒,赌对了单车变摩托,赌错了拉着所有人一起当老赖,只要赌的次数足够多,最后就必然会输。
所以太子奶的式微,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必然性,但至少从李途纯本人发的文章中,我们没有看到他对这一点的反思,而是全部归咎于他人的阴谋,多少是有点言过其实了。
所以我个人倾向于,太子奶对赌以及之后的被三大投行吞并掉大部分股份,是比较正常的商业行为。
但之后三大投行将太子奶租赁、转让给株洲市政府,再到后来股权全部转让给其他企业的过程,性质肯定更偏向他说的版本。
如果李途纯的说法以及证据都是靠谱的,当中就涉及非常可怕的官商勾结、以权谋私的问题。
五名被李途纯点名的官员之中,最早落马的是在2011年,理由和接管太子奶之后的违规操作有关,所以问题存在几乎已经是实锤,区别只在于有没有李途纯说的那么严重。
至于李途纯展示的书面证据,我不是商业法方面的专家,不敢断言,希望有知道的小伙伴在评论区里发表意见,让大家看看证据究竟靠不靠谱。
03
事情到这里,分析得就差不多了,信息量过大,我已经尽可能简短,如有遗漏,欢迎大家补充,但在最后,我想聊聊事情在舆论上可能产生的后果。
李途纯尽管争议大,但怎么说也是有头有脸的企业家,如此操作相当于完全撕破了脸,再加上事件本身吸睛元素过多,虽然社交平台没有故意推荐相关话题,但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话题热度。
被李途纯点名的一众官员,大部分已经落马,想找他们来对质,应该是不可能了。
但是指控本身又是如此严重,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回应,大家恐怕意难平。
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,就是由株洲市政府,乃至湖南省政府出面,用通报的形式给大家一个清晰的交代。
包括事情究竟是真是假,或者说几分真几分假,太子奶被收购的过程,是不是真的涉嫌官商勾结的内幕?如果真的有,大量的资金现在哪里去了?
那几名被点名的官员,虽然说已经落马了,但该追究的责任也要追究,所以他们具体犯了什么事,都接受相应的惩罚没有?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如果事情是真的,或者就算是只有一部分是真的,对老百姓来说也是相当可怕了。
一个株洲市政府,为什么会出这么多蛀虫,背后代表了什么?还有没有更多没有落网的保护伞?
种种件件,都是老百姓心中亟待解答的疑惑,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给出能让大家信服的交代。
作者:毒哥&玉成
来源:毒鸡汤(ID:Du-JiTang)
别怪我毒舌,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。负能量也是鸡汤,只不过它更真实。
标签: